Search

近年來每個球隊的進攻防守體系越來越明確,能夠看到各教練透過各種戰術最大化各自球員的表現,以及在防守端...

  • Share this:

近年來每個球隊的進攻防守體系越來越明確,能夠看到各教練透過各種戰術最大化各自球員的表現,以及在防守端透過團隊紀律去拿掉對手得分的舒適區域等。一般來說一支球隊要把攻守兩端都磨合到極致,要花一整個球季時間。有些如爵士等較複雜的體系,還需要更多;不信的去問Mike Conley.

但是練了一整年也收到了成功的勝利,卻在季後賽被對手抓到罩門怎麼辦?

調整。大家都會講。調整,要調整。防守要更好,進攻要更好。教練要會調整,不然就會被淘汰。但是偏偏季後賽一個系列就只有幾場,而整個球隊練了一整年真的有辦法喊改就改嗎?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戰略對,但是練了一整年的球員忽然要改變,效果會如何?

老鷹就是典型的例子。帳面上是1-2各守主場而已,但是很明確的自從G1的下半場開始,當76人抓到限制Trae Young的進攻模式後,老鷹到目前為止還沒找到突破點。換句花說,老鷹已經被掐著打2.5場了。

老鷹能夠怎麼反制? Well, 如果對手整個防守體系都是針對Trae Young, 那是否可以刻意讓Trae打off ball? 讓其他人去主導,反而釋放其他隊友的進攻空間? 但是偏偏老鷹卻沒有如Draymond Green那樣可以主導進攻的球員。或是系統。又是系統。

公鹿今年防守端的改變,就是不僅守禁區也會盯三分。但是放Brooklyn投中距離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太陽深知金塊的體系完全環繞著Jokic, 而與其阻擋Jokic倒不如關閉其他人;但是金塊有可能不打Jokic環繞的進攻體系嗎?

就連體系不明確的快艇,在G1 G2 的第四節最後幾分鐘,爵士都能夠預測到最終就會是Kawhi/PG 2 man game. 相反的,今天快艇能夠贏球的關鍵? 強力包夾Mitchell。這個系列賽成為全美最受注目的對戰,而爵士會如何在Mitchell被看管的情況下釋放其他隊友的火力? 尤其是當Mitchell不在場上時得分要來自哪?

4個系列賽,3個看起來大勢已定。過兩天再來看看Q教練怎麼出招。In the meanwhile, 歡迎收聽第331集小人物上籃 Feat. 小人物Wes!

#越有identity越容易被針對 #有招就會被破 #無招勝有招 #小人物Wes #追著系列賽錄音 #小人物上籃


Tags:

About author
小人物 Hans, Fu 和幾位在台灣加拿大美國各地成長拓根的過氣大男孩,就像每個小人物籃球迷一樣, 曾經將籃球當作食物水空氣那樣理所當然, 也曾經把NBA當作宗教信仰那樣深研參謀. 在觀賞每一場賽事後, 除了期待下一場比賽的來臨以外, 也希望有地方可以討論分享又激盪彼此對於 NBA 等大大小小零零總總的看法. 在英語世界早有許多 ESPN Radio 等 Podcast 的時候, 總覺台灣的籃球小人物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語言, 自己觀點的平台. 小人物們努力的用掉漆的中文跟各個小人物們分享非常對立不同於媒體的觀點, 希望能夠讓每一位小人物得到不同的討論,並能夠享受聽籃球, 嘴砲籃球, 討論籃球, 就像上籃那麼輕鬆簡單.
一個任何一位小人物都可以聽籃球, 討論籃球的地方. NBA不只是籃球. 聊籃球可以深入到一個邊線play,廣到種族文化多元的價值在哪裡。 Spotify, Apple Podcast, Podbean等各大平台搜尋 #小人物上籃!
View all posts